《大智度論》要義

內容剪輯自厚觀法師講述《大智度論》第十四期

編號 集數 主題 線上觀看 語音下載
885 172A 嚴淨佛土之因:離惡因,修善因
886 172B 佛呵五欲,為何菩薩願令淨土眾生得五欲
887 172B 受五欲是否會妨礙修道
888 172B 佛國土有清淨、雜染之別
889 172B 有的佛土有二乘,有的佛土皆是大乘
890 172B 佛為何不變化無量身說法,而以樹出法音
891 172B 眾生聞佛名是否皆能成佛
892 173A 有經說諸菩薩退而不畢定
893 173A 二乘能否回小向大
894 173B 畢定菩薩會不會墮三惡道、生長壽天
895 173B 若菩薩不墮畜生道,為何菩薩本生作六牙白象
896 174A 蠅無處不著,唯不著火焰;凡夫愛著,唯不著性空
897 174A 菩薩隨意受身,苦樂不染
898 174A 以執著心行布施,如美食雜毒
899 174B 菩薩與二乘之四諦觀有何差別
900 174B 黑業、白業、白黑業、非黑非白業
901 175A 煩惱業深重,如積微塵成山,難可移動
902 175A 眾生怕苦,如何才能滅苦
903 175A 大乘菩薩如何觀四諦平等
904 175A 薩安住於性地中,不從頂墮
905 175A 聲聞觀苦諦心生厭離,菩薩四諦平等觀不取苦相
906 175B 有為法雖虛誑不實,為破執故,以世俗諦說差別
907 176B 何謂上人
908 176B 入不二法門
909 177A 因待有為而施設無為,不應執取無為
910 177A 諸法雖如化而有差別
911 177B 為新發意說涅槃不如化,而其實涅槃亦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