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論》要義

內容剪輯自厚觀法師講述《大智度論》第五期

編號 集數 主題 線上觀看 語音下載
391 062A 布施非即是福,要破慳貪種善根才是福
392 062A 佛是第一福田
393 062A 諸行無常,為何說福德無盡
394 062A 菩薩觀我法皆空,云何欲令諸佛稱讚其名
395 062B 佛菩薩無法度盡眾生,為何還要發願
396 062B 讀誦般若經,觀十八空,得實相般若
397 063A 第一、第二、第三空:內空、外空、內外空
398 063A 大乘的空與聲聞的空有何差別
399 063A 大乘法空觀:依無常轉入空門
400 063A 第四空:空空
401 063A 第五空:大空
402 063B 第六空:第一義空
403 063B 第七、第八空:有為空、無為空
404 063B 第九空:畢竟空(上)
405 064A 第九空:畢竟空(下)
406 064A 第十空:無始空(上)
407 064A 第十空:無始空(下)
408 064A 第十一空:散空
409 064B 第十二空:性空(上)
410 064B 第十二空:性空(中)
411 064B 第十二空:性空(下)
412 064B 第十三空:自相空(上)【性與相之異同】
413 064B 第十三空:自相空(下)
414 064B 第十四空:一切法空(之一)
415 065A 第十四空:一切法空(之二)
416 065A 第十四空:一切法空(之三)【聲聞經中為何不多說法空】
417 065A 第十四空:一切法空(之四)【聲聞經中何處說法空】
418 065A 第十五空:不可得空
419 065A 第十六、十七、十八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
420 065B 四緣的定義
421 065B 般若波羅蜜中,四緣不可得(上)
422 065B 般若波羅蜜中,四緣不可得(中)
423 065B 般若波羅蜜中,四緣不可得(下)
424 066A 諸法從幾緣而生
425 066A 菩薩知四緣不實如水中月,而眾生妄著
426 066A 若欲廣知四緣義,應學阿毘曇,為何學般若
427 066A 如、法性、實際之定義
428 066A 如、法性、實際都是諸法實相之異名
429 066B 下如、中如、上如
430 066B 心的力量比地水火風強大,如何增強心力
431 066C 得罪得福有二因緣:從發心得、從受用得
432 066C 布施福德:心是內主,田是外事
433 066C 菩薩布施時,以慧方便力能具足六度
434 066C 何謂慧方便力
435 066C 釋迦佛也有淨土
436 067B 欲不起六蔽心,當學般若波羅蜜
437 067B 清淨施與不淨施
438 067B 如何讓布施福德增長
439 067C 勸導他人也是一種福德
440 067C 五眼的定義及其功用
441 068A 忍能止怨,怨不能止怨
442 068A 不寐夜長、疲倦道長、愚生死長
443 068A 釋尊出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
444 068C 佛壽命無量,為度人故現有長短
445 068C 聽聞佛名,是否一定能得道
446 068C 諸功德皆是願行和合所成,為何獨讚般若